毕业季|热爱自由创作的个性女孩,获美国知名文理学院青睐!

 

三年前的春天,刚刚转学到狄邦华曜的Joy阴差阳错地住进了一间单人寝室。一向爱好阅读的她,在独处中获得了巨大的自由空间。

那段时间,她迷恋上了法国新思潮的书籍,常常翻来覆去地阅读,任由思绪在黑夜中蔓延。她喜欢那些先锋创作者的不拘一格,大胆地否定传统的道德观念,重新定义女性的价值,自由的叙事自由的创作。

她说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有了所谓的“偶像”,她梦想自己能变成像戈达尔、杜拉斯那样的人,这种想法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法国导演·戈达尔

法国作家·杜拉斯

 

后来,充满创意想法的Joy,不仅采访了国内第一支黑金乐队,完成了《Contemporary Art&AI》的纪录片拍摄,还改编了维多利亚时期的艺术作品《The Horse in Motion》,创作了飞天意面神教艺术装置。

 

《运动中的马 The Horse in Motion》

Joy创作的艺术装置作品

 

当别人飞向异国参加夏校时,她却选择走出象牙塔,走进寺院禅修,报名禅意书法班,思考宗教对于人的意义。即便是大学申请中,她的特立独行也是展现得淋漓尽致,与里德学院的面试官大谈火人节和想要成为数字游民的意愿。

 

就这样有点小“另类”的女孩Joy,也经历过在传统教育的体系下被刻板定义的时刻,在那里她是没有“学霸”特质的孩子,寻找生存和出路都是艰难的。

 

 

幸运的是,以“个性化全人教育”为理念的狄邦华曜恰恰给了她另一种成长路径:不用成为“学霸”,做独特的自己,同样也能“闪闪发光”。

 

如今的Joy已经获得了里德学院、罗格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多所美国知名大学的英文或创意写作专业录取,她向我们展示了优秀学者的多样性,遵循自己的内心,就像她的真诚表达:“我要当一个鲜活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符号。”

 

在包容的环境中,

找到自己的舒展方式

 

狄邦华曜在Joy心中是一所什么样学校?她说“这是一所最舒服的学校”。
 

上个月的G12学者分享会上,作为毕业生代表Joy站上了讲台,幽默风趣的她称自己不属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标杆学生,还热心为学弟学妹们介绍自己升学选择。

 


如果是初识Joy的人,听完她的演讲肯定会赞叹一句“这真是一个温柔文艺、灵魂有趣的女孩”。然而看着Joy一路走来的老师们,却在台下为这个曾经内向、敏感的女孩变得勇敢、独立而感到开心。

 

当我们和Joy谈起她的蜕变轨迹时,她首先向我们分享了在HC社区里遇到的对她产生深远影响的同行者们。

 

10年级从公立学校转到国际学校,Joy薄弱的英语口语是她面临的第一项挑战,如何与身边的同学展开交流,正当她纠结犹豫时,遇到了至今最难忘的朋友,在狄邦华曜寄宿的环境中,大家的生活节奏是相似的,一位外籍女生给予了她很多的帮助和情感支持,从陌生到无话不谈,Joy收获了真诚的友谊,这与过去曾对她有过校园暴力的校园氛围完全不同。

 

后来在一次音乐创作中,Joy遇到了音乐爱好者William ,在交谈中她提出了 “AI和人是没有区别的”的新颖观点,并提议把这种想法当做一种音乐去写作,尝试创作一种新的语言,她写词、设计封面,William作曲,最终创作出了《妄》这首歌。

 

歌曲《妄》封面设计

 

这次的合作让Joy找到了个性的共鸣,或许在很多人的眼中觉得William有点孤僻、有点怪,Joy却意外发现William的“孤僻”其实是对什么都不在意,与其说他不在意周遭的环境,还不如说他知道自己在意的是什么。

 

看着不随波逐流,泰然自若的William在狄邦华曜的土壤里自在生长,个性化的培养让William在音乐的理想之路上越走越坚定,最终被伯克利音乐学院录取,有着同样“佛系”心态的Joy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激励。

 

还有上一届的Diana(现已就读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新闻系),在Joy的眼中Diana好像对所有的事情都有一种钝感力,面对校园里发生的很多事,Diana都可以很开朗、乐观地解决,每当她感到不安和纠结时,Diana总是很真诚的问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让Joy也逐渐变得不再敏感,开始乐观面对一切。

 

不止于他们,HC校园里还有很多怀着开朗乐观心态的学者们,让Joy不知不觉中被感染、被影响。

 

在与导师的一次对话中,Joy曾谈起过她对“人与社群关系”的看法,曾经内向、敏感的她从没想过往学术方向走,因为她对社群毫无兴趣,多年不参加学生会,不参加集体活动,但是在狄邦华曜这几年的学习生活,她反而愈发的喜欢群体,开始慢慢融入放开自己。

 

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之间,大家都是很真诚的相处,没有人盯着你,没有人严苛地要求你必须变得很优秀,周边的同学并不会因为你做不好,有任何评价,而是给予你默默的支持。

这也是让Joy能够变得越来越勇敢去表达自己的重要原因。


在项目制小组合作中,她也逐渐展现出了积极的参与感和责任心,即使有时候同组的其他同学会偶尔跑题聊到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上,她总会主动出击,把大家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项目本身,确保所有人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融洽、不内卷的氛围给予了Joy很大的成长空间。在狄邦华曜,每位都学者都在探索自己的要走的路,他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他们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他们只需思考、探索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多样的课程中,

找到自己的专业选择

 

如今Joy已经成为12年级最出色的学者之一, 她对生活和学业充满热情。即便已经步入高中最后一个学期,她依旧保持着高度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可回想三年前,因为本身英语基础不是很好,是否要以英语为专业让她犹豫不决。退后一步再审视前进的路,在升学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她对英语方向进行深入的了解,惊喜地发现国外专业之间的区分没有那么细致,语言学、文学、哲学、文艺学、艺术史都成了她的选择项。

 

如果说了解一本书的最好方式是翻开它的第一页,那么选择一个专业的最好方式是进入课堂学习。

 

在狄邦华曜,灵活、个性化的选课机制,将科目设置成荣誉课程(CP)、大学预备课程(ECP)、大学先修课程(AP)和大学先修进阶课程(EAP),一人一张课表,83门选课,九大核心学科,这种多样化的课程选择为Joy的专业探索延伸了无限的可能性。

 

 

在英语语言艺术课上,她带着自己的兴趣,专注于课堂讨论环节,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任务,积极地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之中,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即便是生病时,Joy也没有丝毫放松,在假期也坚持阅读,并在回到课堂后毫无障碍地与同组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为大家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完成课堂任务后,Joy还不断扩展在英语领域的其他尝试。在Kevin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她参加了纽约时报写作比赛,探讨法国新浪潮的思想主张,还参加了文科天花板的John Locke论文竞赛,从校内走向国际,打开视野与不同国界的青年们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也为她后来申请大学的创意写作专业打开了新窗口。

 

⬆️ 《纽约时报》写作比赛思路构想

 

此外,Joy还选择了CP 法语、ECP 电影与电影概论、AP 世界史、AP 艺术史、AP 心理学等课程。

 

在AP 世界史的学习中,哲学问题让Joy产生了浓厚兴趣,老师看到了她的学习热情便推荐了长长的书单拓展她的阅读广度和思考深度,这种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让Joy有机会跟随老师深入学习哲学中的逻辑推导,帮助她建立自己的理性思维,后来她回忆起自己英文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和哲学思维的建立具有紧密的关联。


在AP艺术史的课上,她的思想被历史上伟大的艺术家们所影响,她了解到西方艺术史的发展历程,从不同的角度学习西方思想流派,进而开始了一系列的艺术创作,她接触到了艺术哲学,在人文领域的各个分支中畅游、探索。

 

随着在狄邦华曜的深入学习,Joy的专业选择也越来越清晰明朗,最终她将目标定为英文或创意写作的方向,回想三年前她对未来的懵懂畅想,现在的选择经过时间的沉淀和课程的探索,变得更加全面与理性。

 

追寻自由创作,

里德学院成为我的「梦校」

 

当Joy成功收到美国知名文理学院-里德学院的录取通知时,她第一时间与父亲、朋友、老师们分享了这一消息。

 

 

Joy学术成绩优秀,对人文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毅力。
 

其实,最开始在申请学校时,Joy的意向列表上也有一些综合型的大学。注重和个人特质契合的她在反复的抉择后还是更倾向于就读美国的文理学院。

 

有时候,寻寻觅觅已久,反反复复权衡,但真正做出决定,往往就是理性与感性相遇的一瞬间。
 

在择校时,Joy被里德学院的个性化教育所吸引,开放且与传统价值观大相径庭的校风,位于波特兰市的校区拥有浓烈的摇滚氛围,包容学者的独立自主、大胆创意、个人精神。

 

这所学校专注学术,以拥有众多的博士校友著称,培养出过32位罗德学者、50多位福布莱特学者及两位麦克阿瑟奖得主,还有苹果创始人乔布斯。

 

当在浏览里德学院的官网了解到这些时,Joy内心深藏已久的隐秘的人文热情与个性自由的追求同时被击中。就在这一刻,她完全确认了自己最想去的学校。
 

在狄邦华曜的升学指导老师周稀静看来,能够被里德学院录取与Joy优秀的学术成绩与充分鲜明的个人优势展示这两方面都密不可分。

 

周老师表示“她对人文的热爱与才华,她身上那种自由又独特的个人特质,她对自我清晰而准确的认知都贯穿在所有申请材料和面试表现当中。我想,这可能是她能打动招生官从而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
 

采访Joy并不容易。她会逃开所有外界试图贴在她身上的标签,她会躲避成长故事的陈词滥调。有时,她还会对问题提出反对或质疑。


采访Joy又是容易的。因为如果你与她聊起哲学、文学、作家,或是最近读到的书,她简直称得上健谈。一个又一个经典作家的名字与作品在对话中被穿插提及,她真诚的表达让你感受到,她是真的想与你讨论和分享她的所思所想。
 

对问题持续追问与探寻的过程让她迷恋,在讨论中再次厘清自己的想法,对事物保持不断质疑,再质疑,永不停歇——这正是人文的精髓所在。而这样的特质也开始在她的身上生根发芽。

 

此时此刻的她,正如她所展现给我们的,去经历、去生活、去历炼,不虚度岁月,追寻自由创作,张开双臂,拥抱未来。